结对共建,是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清远市清城区文明办推动全区各级文明单位、高校发挥职能优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1+1>2”协同效应,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注入文明实践新动能。
建立多元结对矩阵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今年以来,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陆续迎来了“客人”的“入伙”,教育、检察院、邮政、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部门单位纷纷开展结对共建,发挥资源、人才、项目、服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资源要素向结对共建阵地流动,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 清城区供销社志愿服务队在文明实践公益集市上为市民群众带来优质助农产品。
这是一次文明实践的“双向奔赴”。一方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文明单位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及相关后勤保障,另一方面文明单位则将自身场地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基地或特色点,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提供延伸场地,形成阵地资源共享。
双方共同制定年度共建计划,划定目标任务、项目内容、活动频次、工作标准等细则,做到细化分解共建任务,点面结合推动结对共建工作走深走实,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文明实践结对矩阵。
双向互动满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健康卫生、文化文艺、法律服务……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共建单位联手打造特色品牌,形式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共建阵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清城区交通运输局开展“清城有礼·出行有礼”活动。现场为粤运公交、滴滴出行评选的15名文明驾驶员颁发“出行有礼”礼包,鼓励其发挥行业标杆示范作用,同时组织了幼儿园学生与驾驶员共同张贴文明交通宣传车贴,并邀请交警通过互动教学向幼儿普及文明出行知识。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实践活动在清城区展开。来自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艺术学院高校的志愿团队带领25组亲子家庭,通过沉浸式自然课堂开启生态探索之旅。
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用法意识,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清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民法典宣主题宣传活动?;疃艨邸啊洹辽?‘法’护万家”主题,将法律知识与群众生活、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送上一场“法治大餐”。
在清城区东城街道金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清城区教育局组织志愿导师为孩子们开启绘画创意旅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用灵动的线条勾勒出一条条形态各异的梦幻金鱼,仿佛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疃唤黾し⒘怂堑南胂罅?,还提升了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成长。
围绕文明单位“所能”、文明实践“所需”,清远市清城区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资源共融、活动共联、队伍共育,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的结对共建活动,推动文明单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跳转链接:中国文明网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